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考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试题资料 模拟试题

高考考试生物三轮复习,几类遗传规律考试试题解题方法

来源:www.rasxy.com 2025-06-09

模拟试题

  遗传规律历来都是高考考试中重点考查的内容,该部分考查内容多变、形式多样,其中主要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种类、遗传概率的计算和系谱图的剖析判断等。几类遗传规律考试试题解题方法整理如下:

  这种考试试题所考查的常识一般都有肯定的综合性,而且题目的信息量大,信息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有的考试试题信息隐蔽,这类特征使考试试题具备肯定的困难程度和新颖度,同时也使考试试题具备较好的区别度,能充分体现高考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功能特征。这种遗传规律考试试题对考生的能力需要高,不只需要考生熟练学会和理解遗传规律的有关常识,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获得信息、处置信息和剖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解答这种考试试题也需要考生学会有关的方法和办法。下面分别介绍这种考试试题的解题方法和办法。

  1、基因自由组合类考试试题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于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离别和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为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离别定律,因此,对于基因自由组合类问题的剖析,可以分两步进行:先简化为几个基因离别问题分别进行剖析;再将各自剖析的结果组合相乘(这种解题办法称为分解组合相乘法)。

  容易见到的基因自由组合类考试试题有两类型型,一种是顺推型,即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子代中基因型或表现型的状况。这种题型,根据上述办法可以比较简捷地解答。另一种是逆推型,这种考试试题一般告知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与子代各种表现型的数目或比率,需要求解亲本的基因型。对于逆推型自由组合类考试试题,也可以运用基因离别定律先单独进行剖析,但对剖析的结果不是组合相乘,而是综合每个剖析结果最后得出亲本的基因型,其一般解题思路是:先对子代每对相对性状根据基因离别定律单独进行剖析,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借助表现型的比率关系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最后将每个剖析结果进行综合。

  2、几类特殊遗传规律考试试题

  具备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自交,后代中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率为3∶1。具备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Bb)自交,后代中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率为9∶3∶3∶1。然而,上述性状遗传规律只不过在比较纯粹的状况下才会出现,如完全显性、没致死现象、一对基因只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而且一对相对性状也只由一对基因控制,基因之间互不影响。但假如状况与上述不符合,后代中将不会出现3∶1或9∶3∶3∶1等一些容易见到的比率关系,这种遗传称为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种类,现分类列举如下。

  (一)9∶3∶3∶1的变式考试试题

  (1)具备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只有在每对基因分别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状况下,后代才会出现9∶3∶3∶1的性状离别比。但假如一对基因决定两对相对性状,或者一对相对性状遭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或影响,则后代的性状离别比将是9∶3∶3∶1的变式。
9∶3∶3∶1的变式有9∶7、9∶3∶4、12∶3∶1、9∶6∶1等一些种类。

  (2)充分借助拆分法解题:运用拆分法解答9∶3∶3∶1变式类考试试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很简单明了。
9∶3∶3∶1的变式都可以拆分成比率9∶3∶3∶1,如9∶7可以拆分成9∶(3+3+1),由此说明后代中占9/16的是A_B_个体,占7/16的是A_bb(3/16)、aaB_(3/16)、aabb(1/16)个体;9∶6∶1可以拆分成9∶(3+3)∶1,由此说明占9/16的?是A_B_个体,占6/16的是A_bb、aaB_个体,占1/16的是aabb个体。

  (3)假如已知后代的性状离别比是9∶3∶3∶1的某种变式,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②亲本具备两对等位基因(即AaBb种类);③后代中有如下几种基因种类:A_B_(9/16)、A_bb(3/16)、aaB_(3/16)、aabb(1/16)。

  (二)致死基因遗传考试试题

  (1)致死基因可以致使某种配子死亡(称为配子致死),也可以致使胚胎、幼体或成体死亡(称为合子致死),从而使后代中性状离别比发生变化。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题中所给出的这种信息与由此引起的生物个体性状离别比的变化。

  (2)致死基因对后代性状离别比的影响可以有不一样的状况,与亲本基因型和致死种类有关,现以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a剖析如下:①父本或母本中一方产生的配子含隐性基因时配子致死,后代中会出现AA、Aa两种基因型,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无性状离别;②父本或母本中一方产生的配子含显性基因时配子致死,后代中会出现Aa、aa两种基因型,性状离别比为1∶1;③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含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时配子致死,后代中只有AA或aa基因型,均无性状离别;④合子致死种类中或许会出现AA、Aa、aa三种致死状况,三种状况下后代显隐性离别比分别为2∶1、1∶1、全为显性。

  3、遗传概率计算考试试题

  在生物的有性生殖中,生物相交容易见到的有杂交(测交事实上是杂交范畴)和自交两种方法。求解杂交或自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概率也是遗传规律题中一种容易见到的题型。这种题型有两类型型,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为1时的计算,另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的计算。对于第一类型型,依据遗传规律使用肯定的办法可以直接求解,如Aa和aa杂交后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1/2。第二类型型的计算则比较复杂。

  (1)当两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求解杂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应分两步进行:①先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运用交叉线法、棋盘法或分解组合相乘法,求出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②把第一步求出的结果与亲本出现的概率相乘,最后得出结果。

  (2)当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时,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办法与杂交类似,也分两步进行。但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二者计算时有什么区别:当两个杂交亲本出现的概率都不为1时,需要将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来相乘,而在自交中,亲本不为1的概率只能考虑一次(即相乘一次),这是由于自交中父本和母本都是同一植株,比如父本的基因型是Aa,则母本的基因型肯定也是Aa。

  (3)亲本中至少有一方概率不为1时杂交和自交两类计算办法总结如下:

  ①杂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c和d,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e,则事实上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ecd。

  ②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某亲本出现的概率为a,其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b,则事实上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ba。

  4、遗传系谱图考试试题

  遗传系谱图考试试题是以图、文形式呈现的一类遗传规律题,它具备信息量大、信息隐蔽、综合性强和形式多变的特征,因此对考生的能力需要高,不只需要考生学会基因离别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及遗传病的种类和特征等方面的常识,还需要考生有肯定的图文转换和剖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遗传系谱图考试试题常常考查的是遗传病遗传方法的判断。

  依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种类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先确定是不是为伴Y染色体遗传:假如系谱图中只有男士病人,且患病男士的爸爸和儿子也都是病人,则大概是伴Y染色体遗传。假如已经确定是伴Y染色体遗传,则无需进一步判断,反之,则尚需要根据下述思路做进一步判断。

  (2)确定致病基因的种类:可以借助系谱图中的典型特点来判断:

  ①假如系谱图具备无中生有的特点,则致病基由于隐性基因,是隐性遗传;

  ②假如具备有中生无的特点,则致病基由于显性基因,是显性遗传。

  假如系谱图不具备上述典型特点,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种类时可以使用假设法,即假设为某类型型,在假设的首要条件下,依据系谱图剖析假设是不是成立。如不成立,说明是假设的相反面,但假如成立,一般还要进一步剖析另外一种状况,由于有时会出现显性和隐性都大概的状况。

  (3)确定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在确定致病基因的种类之后,进一步确定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时,一般使用假设法,即假设基因在某种染色体上,然后依据假设,同时依据系谱图和(或)文字信息,剖析假设是不是成立。使用假设法时一般是先假设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是显性遗传病,再以患病男士为中心,上看下看,察看其妈妈和女儿的患病状况,假如妈妈和女儿均正常,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即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同时也说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是隐性遗传病,再以患病女人为中心,察看其爸爸和儿子的患病状况,假如爸爸和儿子均正常,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即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同时也说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热点专题

  • 2023-2025年北京朝阳区高中三年级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
  • 2010年北京高考考试语文考试试题训练及复习建议
  • 新课标高考考试文科数学二轮复习综合测试题

[]2018年宁夏高考考试理

[]2024-2025学年北京昌